第311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2/2)
“二郎何不看得远些?”玄奘法师见李二郎怔住不言,慢慢言道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大家当真能过太平日子么?长孙又能放过他们?”李二郎怔了半晌,却又摇头叹道
“太子曾跪在圣上面前发誓,定会保全诸王一生平安富贵,有我在旁作证或者应该能作到”玄奘法师道,“而且为今之计,又能如何?圣上终是没有改变心意,吴王早些年便已心灰意懒,如今只怕便是蜀王也冷了此心便是二郎,难道当真希望看到再次天下大乱……”
玄奘法师没有说完,不由也长叹一声
“所以,连你也赞成悦儿嫁给他?”李二郎惘然说道
“树欲静而风不止若悦儿不嫁他,风如何止,树如何静?”玄奘法师再次叹道
……
从晋昌坊穿过青龙坊,便是芙蓉园
李治到时,空中已开始飘起雪花雪花稀稀落落,雪片却极大落过眼前落于地上,许久才肯化去
转过芙蓉殿,突然一阵幽香传来春寒料峭之中,不远处有朵朵红梅开在枝头
梅林飘雪,几名士子正在此间赏梅品茗
仔细看时,杨悦、尉迟洪道果在其中其他人李治到也认识两个,一个是乔知之,乃是庐陵长公主(如今已是大长公主)的儿子另一个是裴炎,任濮州司仓参军,因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出名,刚刚选为御史,调回长安
“当,当,当年,我等一起创立天下书社,而今书社遍步天下,我等却再难相聚”说话的一个道士,有些口吃,干脆唱着说道
“这次若不是正元朝会,还不知何日再能相聚”说这话的却是一个面白如玉的富家公子容貌的人看来是朝官,只是众人皆一身白衣乌帽,看不出官品李治努力想,也想不出他是谁
“可惜,国丧期间不能宴乐,否则大家定要一醉方休”这次说话之人乃是和尚尉迟洪道,李治认的
“岂只一醉,定要醉上三日……”乔知之大笑
“只可惜,今日还差两人,否则到是到齐了”裴炎突然说道
“是啊,蜀王怎么没回京过年”有人附和道
“不只蜀王,众亲王都未回京”乔知之道
“还有杨豫之,这些年怎会一点消息都没有”杨悦见乔知之话说得有点远,忙扯回了道
……
李治远远听了顷刻,知道杨悦正与当年一同创立天下书社的精英闲聊想起很久之前,他也曾想加入这个“团伙”本想过去,与众人一起畅谈走了两步,却又停了下来知道自己若当真过去,只怕会打搅众人谈兴想了想,转头向薛仁贵道:“咱们还是走”
“陛下?”然而,有人却已认出是他
众人听了,纷纷转头,也认出李治,忙上前行礼这些人虽然是下三品官员,朝拜时的位置距离李治甚远,以至不见得看得清李治长像然而他们当年大多在国子监读书,还有人是弘文馆的学生,在皇城中免不了会碰到李治,自然认的
李治不好就此离开,见杨悦莫明其妙地看向自己,不由微觉尴尬
杨悦反到笑了笑,将众人逐个向李治引见苏味道、王勮、富嘉谟、傅渐,包括王勃等皆在
众人见李治来,果然拘谨了起来,谈兴大减不一会儿,杨悦便感到无趣,看看天色将晚,雪也下得越来越大,便将“品茶会”结束,各自散去
李治见杨悦也要告辞,忙道:“隋国公主请留步,我有话要向公主请教”
“陛下有什么谈朝堂上谈便是”杨悦见李治要私下找自己谈话,不由皱眉虽然流水无情,落花却有意,李治的心思写在脑门上,杨悦最怕单独见他
“我,”李治怔了一下,说道,“今日柳奭等人请立陈王李忠为太子,公主以为如何?”
杨悦见问此事,不由放下心来自然知道李治因何为难,不由笑道:“此为陛下家事,问我作什”
“怎是家事?”李治见杨悦不肯提建议,摇头急道,“太子是将来国君,自然乃是国事公主难道不关怀大唐的未来?”
大唐未来?杨悦心下暗乐,李治之后乃是女皇武则天,哪里抡不到太子而且谁当太子谁倒霉武则天立自己的儿子当太子,都是换了又换,现在立太子,理是立了也是白立
想到此,杨悦不由信口笑道:“要我说谁也不立”然而说完,却又觉得有些荒唐,自然没来由得罪两方人马实非幸事,想了想又道,“反正陛下现在还年轻,没准皇后将来又生了儿子,到时有了嫡子,陈王怎么办?难道要无故废掉不成?”
杨悦是想到这个陈王便是立为太子,将来也定会被废在她知道的历史中好像根本没有这么个太子而且与其让他将来成为武则天的眼中盯,不如干脆不立
李治却苦笑一声:“然而王皇后不能生养,太医也无可奈何”
“大概另有皇后为陛下生子也说不定”杨悦想到武眉儿,摇头笑道
李治一怔,望着杨悦,突然心中一阵莫名的欢喜,喃喃说道:“不错或者另有皇后也说不定”
杨悦并未听出李治话中深意眼见天色渐暗,八百声落鼓响起便与李治往回转却未看到身后有一道白衣身影,望着二人远去,神色极是落末
!#
/